天博最新官网

?
网站公告:天博最新官网改版,新网站上线了,欢迎浏览!
理论研究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青少园地  > 理论研究 > 正文

天博最新官网:湘南起义与井冈山斗争——写在湘南起义八十周年之际

更新时间:2008-10-09字号:T|T

  井冈山斗争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次非常伟大而又艰难曲折的光辉战斗历程,井冈山斗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理论实践意义。而湘南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它与井冈山的斗争历史密不可分。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革命的武装力量,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湘南起义

  1927年10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穿山西进”,在湘粤赣边游击,在此期间,领导了可与“三湾改编”妣美的“赣南三整”: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并与范石生建立了秘密统战关系,以期养精蓄锐,东山再起。不久,东窗事发,蒋介石得悉范石生收编朱德部消息,严令范石生消灭朱德部。范石生念及同学的情深,派人暗中通知朱德,请其迅速离开另谋出路。朱德接信后,准备率部参加广州起义,但因敌方鼎英部的阻隔,未能如愿。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又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朱德原是滇军的优秀指挥员。早在1918年至1919年间,朱德就有“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均远避,养力以待,后多成功。”的战略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与毛泽东同志的“上山”思想不谋而合。他有在中越边境与土匪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有用游击战术对付旧军阀的作战经验。而且,他又到德国、苏联深造学习游击战争。应该说,他是我党最早提出和运用游击战术的军事家。他得知湘南的情况后,果断决定带领部队进入湘南,开展湘南的革命斗争,并与湘南的同志一起策划湘南起义。 
  1928年1月12日,朱德部利用胡少海“少爷”的公开身份,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一四0团的旗号,开进宜章县城,智取宜章,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朱德部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旗号。31日,工农革命军利用坪石的有利地形,发动群众,大败许克祥6个团的兵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朱德说:“我们军队起来就靠那一次战斗。”坪石战斗,极大地振奋了湘南工农群众的革命情绪,推动了湘南起义的发展。坪石大捷后,工农革命军又相继攻克了郴县、永兴、资兴、桂东、耒阳等县城,帮助组建了三个师和二个独立团,并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建立革命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插牌分田运动,革命浪潮波及到二十余县,湘南起义进入高潮。
  1928年3月,湘粤两省敌军7个师向湘南进攻,为避免硬战,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保存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的有生力量,朱德果断决定率领部队退出湘南向井冈山转移,1928年的4月28日,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部胜利会师。

  二、井冈山斗争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底,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沿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向湘南转移,开始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进军。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永新的三湾村,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整顿了工农革命军,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10月27日,工农革命军历经千辛万苦,克服种种困难,到达了井冈山的中心——茨坪。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它象一把冲天的火炬,照亮了处于反动派黑暗统治下的中国夜空。
  1928年3月上旬,湘南特委代表周鲁来到井冈山,他指责边界“烧杀太少,行动太右”,误传毛泽东被开除了党籍。部队被调往湘南,遂使边界被敌人占领一个多月,导致边界斗争的“三月失败”,这是井冈山斗争的一个低潮时期。4月28日,朱德、陈毅带领的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建设在宁冈龙市和毛泽东带领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毛会师保存了当时我党领导的一支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8年12月10日,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四、五纵队冲破敌人的重重阻截,到达宁冈新城与红四军主力胜利会师。
1929年1月,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带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敌人进入井冈山后实行了惨无人道的“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政策,井冈山上到处是残垣断壁,尸骨遍野。民房全部被烧毁,被杀人员不计其数。随后,红四军决定不回井冈山,继续前往赣南进行游击战争,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边界的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22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终于燃遍了全中国,它的意义得到了完全的证实。

  三、湘南起义与井冈山斗争二者之间的关系

  1、湘南起义壮大了井冈山斗争的武装割据
  湘南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派,1928年3月,李唐战争结束,反动统治处于暂时稳定时期,湘粤军阀集中了七个师的兵力向湘南进攻。当时,湖南省委提出: 把湘粤大道两侧各十里内的村庄房屋全部烧掉,不让敌人在湘粤大道上停脚,占领湘南。湖南省委的这一错误主张,搞得人心惶惶,广大干部和农民的思想十分混乱。敌人的进攻未能打破。3月底,湘南暴动遭受严重挫折。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同敌人决战,朱德果断地决定撤出湘南,向井冈山转移。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导致湘南割据没能坚持下来,正如朱德在《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中所说:“湘南暴动之时,正好军阀白崇禧和唐生智之间发生战争,形势对我们是有利的。如果政策路线对头,是有可能继续扩大胜利,有条件在某些地方稳得住脚的。但是由于当时“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错误,脱离了群众,孤立了自己,使革命力量在暴动之后不久,不得不退出湘南。”
  此时,湘赣边界的斗争正处于低潮时期。遵照湖南省委的意见,毛泽东以师长的名义与何挺颖一起带着部队前往湘南,支援湘南起义。在酃县,毛泽东同志发现湘东醴陵、萍乡、浏阳一带的形势发展很好,就想打开酃县、茶陵、桂东的局面,将湘东与湘南的革命斗争连成一片,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湘南特委代表周鲁的同意。 
  在桂东,毛泽东得知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向湘赣边界转移的消息,决定兵分两路插入湘南,迎接湘南起义部队。4月上旬,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第二团在资兴与湘南农军第七师会合,随即南下滁口阻击了向郴州进攻的粤军,转而退往资兴,与陈毅带领的湘南农军和党政机关人员会合。在资兴彭公庙,湘南特委召开会议,研究上井冈山问题,特委负责人执意不愿上井冈山,带着特委机关人员离开部队,往南转移,结果在安仁、耒阳边界上全部被敌人抓。以馍焙。陈毅、何长工则率领部队到酃县沔渡与朱德部会合。
  4月6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在寒岭界击溃土匪何其朗部。次日,又在汝城击溃土匪胡凤璋部,接着转战资兴,在龙溪洞会合了肖克率领的宜章独立营和黄沙、梅田区党政工作人员。第一团与独立营继续东进,在酃县水口与胡少海带领的宜章农军第三师会合,随后,又在酃县与郴州第七师会合。在酃县的接龙桥,毛泽东、张子清指挥一团,将尾追湘南农军的敌军击溃。接龙桥战斗后,毛泽东率部到达酃县的十都。此时朱德在沔渡得知毛泽东率部驻扎在十都的消息后,心中异常欣喜,连夜赶往十都。在十都,毛泽东、朱德两位伟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首次会面了,实现了两位巨人的第一次握手,随后,他们商定了会师的有关事宜。朱德返回沔渡后,即与陈毅率部先行回到了宁冈砻市。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也率部班师回营,实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朱毛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部队得到了壮大和发展, 1928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提到:“到了4月,朱部2000余人,湘南农军8000余人,毛部千余人,袁王各300人。”共计11600多人,2000余支枪。
  朱毛两军胜利会师,“确定了建立罗霄山脉中段的割据政权的决心。”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斗争的武装力量,红四军迅速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反革命“会剿”,“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井冈山的斗争进入全盛时期,面积7200平方公里,人口达五十余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革命史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2、朱德与毛泽东两部密切联系,保存了革命的武装力量
  湘南起义,是由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和中共湘南特委在湘南地区共同发动和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在中央、湖南省委及湘南特委的领导下,在井冈山开展革命斗争的毛泽东部与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军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朱毛及朱毛两部的联系是何时开始的呢?主要有以下内容:
 、、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在酃县十都派何长工到长沙等地去找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汇报秋收起义部队的情况,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何长工经过一路的辛苦奔波,最后终于在广东犁铺头找到了朱德部,并将毛泽东部从秋收起义到上井冈山的情况,详细地向朱德、陈毅作了汇报。这应该是朱毛两支部队的第一次联系。
 、、1927年10月下旬,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大汾遭到敌人的袭击,张子清率领的第三营与毛泽东部失去联系,转战到上犹鹅形一带活动。不久,在上堡和正在那里整训的朱德部取得了联系,朱德又一次详细地询问了毛泽东部的情况。
 、、得到毛泽东部的确切消息后,朱德即派毛泽覃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联络。11月中旬,毛泽覃到达井冈山,向毛泽东介绍了朱德部队活动的情况。
 、、对于朱德、毛泽东两支部队之间的联系,中央、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也起了重要作用。在1927年12月下旬,中共曾两次写信给朱德部队:“你们d(的)军队如确实到达湖南的桂东,桂阳地方,你们d(的)工作对象,便应从这几个县分计划起,据我们所知道d(的)在桂东d(的)北边茶陵酃县以至江西莲花,均有毛泽东同志所带领d(的)农军驻扎,不知道你们已和他联络否?……你们应确实联络,共同计划发动群众从这些武力造成割据d(的)暴动局面,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权。”这充分说明了当时朱德和毛泽东部之间的联络,完全符合中央的意图。而且信中还要求朱德部队如无法联络到毛泽东部,则在湘南与当地党组织计划,发动群众举行起义。
  总之,朱德、毛泽东两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保存了革命的武装力量,为朱毛两军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朱毛两军的胜利会师打下了基础。

  3、湘南起义为井冈山斗争积累了许多学习与借鉴的经验
  湘南起义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与湘南地方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统一行动的一次武装起义,因为党和群众的基础较好,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动起来,进而取得胜利。武装起义同农民运动相结合,是湘南起义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湘南暴动后,部队很快在建党、建军、建政及土地革命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加强和恢复了党的组织,先后帮助宜章、郴县、耒阳、永兴、资兴等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扩大了红军,组建了地方武装,打击了封建豪绅势力,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湘南暴动,既有先进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这支部队上井冈山后,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带上井冈山,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土地革命建设提供了蓝本。
  湘南起义是有许多经验值得井冈山学习和借鉴的:⑴、武装起义同农民运动相结合,是湘南起义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能在那么大的地区,发动那么多的群众,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⑵、湘南暴动在建党、建军、建政及土地革命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加强和恢复了党的组织;先后帮助宜章、郴县、耒阳、永兴、资兴等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发展了武装力量;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运动。⑶、湘南暴动也有不少教训,主要是实行了许多“左”的政策,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这支部队上井冈山后,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带上井冈山,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4、湘南起义对井冈山的斗争有着重大历史意义
  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这是一项伟大的战略转移,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最终形成,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创,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湘南暴动牵制了湘粤两省的敌军,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因为湘南暴动在某种程度上转移了湘粤敌军的视线,减轻了来自西北面对井冈山的军事压力,使工农革命军可以放手在井冈山开展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湘南暴动为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红四军积蓄了武装力量,这支万余人的革命队伍浩浩荡荡奔向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当时我党独立领导的一支最强大的革命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为井冈山取得各次军事胜利奠定了基础。
 、、湘南的插牌分田运动,为井冈山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井冈山根据地内广泛深入开展的土地革命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直接吸取了湘南插牌分田运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井冈山土地法》的诞生起了奠基作用。
 、、湘南起义还为井冈山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干部。湘南起义聚集、锻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他们跟随朱德、陈毅奔赴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骨干,其中有许多人分别担任了党、政、军的领导职务。
  湘南起义对井冈山的斗争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对巩固、发展井冈山根据地的所起重大作用来看,它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它的历史光辉是永不熄灭的。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重大武装暴动。这次暴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在中心区域的宜章、郴州、耒阳、永兴、资兴、安仁等县就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工农武装发展到三个师和两个独立团,并发动群众开展了土地革命,组织了地方武装。这次暴动极大的鼓舞了湖南乃至广东、江西人民的革命热情,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进一步坚定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起义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安全撤退,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合后,,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ㄔ鹑伪嗉:袁海晓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曾宪文、周见美)

(编辑:)

中国·天博最新官网

地址:江西省井冈山茨坪红军南路
电话:0796-6552248/6555625
Email:jgsbwg@163.com
邮编:343600
?

赣公网安备 36088102000046号

天博最新官网丨集团有限公司